- 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 電話:183-2853-8768
- 郵箱:1728748202@qq.com
- 網址:www.cdgalaxye.com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港泰大道38號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四川各地開展環境治理,保障沱江一江清水 |
發布者: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9/10 點擊次數:2168 |
沱江,長江的重要支流。它以不到四川省4%的水資源量,承載了全省25%以上的人口和30%以上的GDP。流域經濟發展與環境承載力之間的不平衡,讓沱江成為四川省污染最嚴重的河流。 2019年5月23日,《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這是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四川省第一部流域保護類法規。 如今,沱江現狀如何?近日,記者跟隨2019年四川環保世紀行報道組到什邡等地進行了采訪。 什邡 磷石膏廢物變寶物 “總磷是沱江的主要污染物。”站在什邡市穿心店磷石膏渣場1號堆場上,四川省人大城環資委委員武秀峰回憶起《條例》制定的過程。 針對總磷問題,四川省人大先后征求了7位磷礦專家意見,調研什邡市穿心店磷石膏堆場整治現場,聽取相關部門、部分生產和保險企業、基層人大代表對總磷污染防治以及條例草案修改的意見建議。最終,《條例》明確在沱江流域實行總磷污染防治特別措施。 過去半個世紀,什邡產生了7座像穿心店磷石膏渣場這樣的“大山”,累計堆存量達2382萬噸。“磷石膏堆場環境問題不僅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點名’,還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入了掛牌督辦的十大突出環境問題之一。”德陽市什邡生態環境局局長楊兵說。 2017年3月,什邡市委、市政府全面打響了以穿心店磷石膏堆場治理工程為重點的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多渠道為磷石膏“找出路”,讓“渣區變景區”“廢物變寶物”。 在四川華磷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林青看來,磷石膏是發家致富的寶貝。 “一瓶水倒下去,很快滲入隔水管道,地面摸起來依然干爽。”說著,林青就舉起手中的瓶子往旁邊的板材上倒水。 據介紹,這個透水地面系統樣品是用磷石膏作為主要原料制造的,由透水砂和ECP板構成。2017年,四川華磷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什邡豐富的磷石膏資源,將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落地于此。2018年3月,公司第一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年消耗磷石膏近13萬噸。 在什邡,以磷石膏為原材料的企業共8家,環評設計年消耗磷石膏能力達310萬噸,執行消耗量定產量措施,實施逐年減庫存。 目前,什邡市7處磷石膏堆場已全部完成整治,水質也明顯好轉。 內江 開展管理創新,實現“智慧管河” 距離什邡200多公里的內江,是四川唯一將沱江作為飲用水水源的城市。然而,資料顯示,2016年,內江市3個國控考核斷面的沱江干流腳仙村(老母灘)斷面為Ⅳ類水質;威遠河廖家堰斷面為劣Ⅴ類水質;球溪河球溪河口斷面為劣Ⅴ類水質。 為還沱江一江清水,內江市奮力推進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明確到2020年年底沱江干流內江段消除劣Ⅴ類水體。同時,今年年底將完成10條黑臭水體治理,實現初見成效;2020年11條黑臭水體實現長治久清。 2017年1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行文,同意沱江流域(內江段)正式納入全國首批16個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試點。2018年10月,內江市成功申報成為全國首批20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之一。在試點工作中,內江市堅持“明目標強責權、巧方法嚴監管、轉思路繪藍圖”的治水思路,建立“1+11+N”工作推進機制,形成“1”個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系統方案,“11”條黑臭水體治理實施方案和“N”個鄉鎮污水處理方案,有序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謝家河、小青龍河等5條黑臭水體的截污干管建設已全面完工。黑臭水體沿線14座臨時污水處理設施已全面完工,新增污水處理規模6090立方米/日。已有7條水體消除黑臭,兩條水體治理初見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內江市以“互聯網+”流域治理、遙感數據水質反演等手段,開展管理創新,實現“智慧管河”。以市中區烏龍河為試點,通過釘釘軟件接入建立“多規一張圖”信息管理平臺,巡河人員就可以在移動端開展巡河記錄、生態監察、任務交辦等工作。 內江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倫介紹,釘釘軟件不僅可以隨時完善補充相關信息,還能反映巡河人員的巡河情況。據統計,自5月中旬試運行以來,采集巡河記錄104條,發現問題19條,協調解決問題18件,快速處理跨市域秸稈入河污染事件1起。 截至6月,沱江干流老母灘斷面為Ⅲ類水質,球溪河球溪河口為Ⅳ類,威遠河廖家堰斷面為Ⅲ類水質,縣級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19年1月-6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中,內江市水質改善幅度排全國第18位。 綿竹 修建濕地降低入河水溫 “工業廢水水溫高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綿竹市新市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正在為如何降低工業廢水水溫而頭痛。 在石亭江邊,一根寫著“園區污水處理廠外排口”的白色排水管從岸邊延伸至河道。近40攝氏度的工業廢水,正冒著熱氣流入園區建設的降溫濕地。 “排出的水溫高會影響河道動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不符合環保相關要求。”據德陽市綿竹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敏介紹,新市工業園區已建成“一園兩廠一排口”,即一個工業園區,兩個污水處理廠,一個入河總排口。 “換句話說,這個總排口身負重任,園區30多家企業處理后的工業廢水都要通過總排口進入河道。”四川省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彭森告訴記者,為解決水溫問題,園區從機械降溫和自然降溫兩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據了解,機械降溫分為兩步,首先是通過平整石亭江河堤空置區域,形成梯級散水坎增加外排水散熱面,降低外排水匯入石亭江前的水溫。然后在總排口處修建篩孔板降溫裝置,對外排水進行再次降溫。 “機械降溫效果并不理想。”吳彭森說,通過機械降溫,外排水匯入石亭江處水溫只能降低13攝氏度,離廢水混合均勻后水溫與上游背景值水溫相差1攝氏度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在不影響排洪的情況下,園區根據自然高差,沿石亭江內測河堤修建了3公里的濕地,對外排水進行深度整治。“廢水流入濕地區域,不僅能進一步降低水溫,同時還能進一步凈化。” 據了解,外排水深度整治項目預計投資2000萬元,預計今年年底完工。目前已建了20畝濕地,項目全部建成后將達到200畝。 來源:中國環境網 |
上一條:內江市東興區椑木鎮黑沱河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即將完成全部工程 | 下一條:四川專項督查:副組長騎行暗訪九曲河水體治理 |